油价大幅回落之下,以原油为源头的化工品普遍大跌,聚酯行业成本支撑塌陷,加之终端坯布库存升至近五年以来的高位,聚酯产品端出货受阻。
受此影响,聚酯产品端负荷运行,原料端库存也均达至历史峰值,聚酯产业链供需矛盾激化,行业重心跟随油价快速下跌。PX、MEG更是分别创下了自2001年、2003年以来的低价,而PTA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聚酯瓶片、聚酯切片更是创下历史低价。
上游跌幅大于下游
- 自上而下来看,从原油到聚酯,国际油价跌幅最大,其次为聚酯原料端,聚酯产品端跌幅最小,整体呈现上游跌幅大于下游产品跌幅。
- 在下跌过程中,聚酯产业链利润多有增长,尤其是原料端的PTA、MEG以及产品端的聚酯瓶片、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
- 其中产品端涤纶长丝,因主要终端领域纺织服装内外销订单锐减而跌幅最大,利润也低于其他三大品种。
- 涤纶短纤则因部分用于生产口罩无纺布的需求量大增,其跌幅最小,利润增加幅度最大。
- 总的来看,价值链从原油端向聚酯产业链传导,聚酯行业盈利因油价回落而改善。
原料端进入产能释放扩张周期
- 据数据报告现实预测,2020-2021年中国聚酯产业链将增众多产能,尤其是原料端PX、PTA、MEG,将进入产能集中释放的扩张周期。
- 未来两年,PX预计新增产能640万吨、680万吨,产能增速31.17%、25.25%;乙二醇在2020-2021年预计新增产能696.6万吨、1082万吨,产能增速64.71%、61.02%;PTA预计新增产能1440万吨、800万吨,产能增速26.43%、11.61%。
- 而聚酯产品端2020-2021年预计新增产能492万吨、581万吨,产能增速8.3%、9.05%,虽然延续了近几年的扩张步伐,但由于终端需求减少,今年部分装置的投产或不及预期。
- 未来两年聚酯原料端的产能增速明显高于聚酯产品的产能增速,聚酯原料与聚酯产品的增速并不匹配,这意味着聚酯原料端将逐步向供需宽松状态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