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油价不断破位下跌,WTI甚至出现了负油价,开创了历史新记录。当负油价出现时,与之息息相关的下游化工将深受其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体现在成本坍塌方面,还会对市场信心和情绪都有所打压,更深远的可能对某些产业供需格局造成一定冲击。
国内甲醇生产持续亏损
在2020年一季度全球公共卫生引起的需求崩塌使原油价格暴跌,拉低整个化工品价格重心,国内各原料甲醇的生产也面临持续现金流亏损局面。
从原料成本来看,天然气制甲醇成本最高,其次是煤制甲醇;部分西南地区天然气制甲醇已在4月初停车,同时西北地区的天然气制甲醇装置仍未如期复产,煤制甲醇装置在各省人员流通后已开始季节性和被动检修。
下半年需求端仍有提升空间
业内人士预计二季度国内甲醇企业的检修将持续增加,国内甲醇供应较一季度将明显下降。
在企业集中化的时期里,中小产能的工厂会再次面临破产的生存压力。同时国内还有近630万吨的新增甲醇装置要投产,随着疫情的发生叠加利润亏损我们预计下半年新增装置的投产日期将会推迟。
自2月份国内疫情爆发后,国内甲醇传统下游需求断崖,但在3月底国内物流恢复后需求逐步提升。传统下游甲醛与板材出口有间接关系,国外疫情的扩散会对甲醛的需求2季度有明显遏制,随着国外的复产需求将恢复;MTBE因终端库存较高,短期开工受限,预计3季度将恢复正常。
二甲醚、DMF和甲缩醛因占甲醇总需求占比不大,年度小幅变化对整体需求影响较小。我们预计2020全年来看甲醇传统需求仍弱于2019年,下半年需求端仍有提升空间。
中长期预测价格重心上移
从2015年开始国内西北、华东地区多套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装置集中投产,新兴需求行业逐渐占据中国甲醇下游消费第一位置。
目前,甲醇产业链利润集中在下游,今年仍有多套MTO装置要开车和重启,预计2020年新兴需求总量将达4308万吨左右,同比16.7%的持续增长。从当下的MTO工厂综合利润来看,工厂外采乙烯、丙烯替代甲醇不具有明显的竞争性。
中期来看,二季度国内外甲醇工厂季节性检修和被动的停车将造成甲醇供应减少,同时下游需求提升,对价格反弹有较强支撑。长期来看,价格决定供应,未来价格中枢将随着产能退出或新增产能推迟后需求恢复而上移。
回归根本,化工品价格的矛盾仍在原油价格,未来原油价格的提升也会推动甲醇价格重心上移。
文章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