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家主要化工公司公布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本财年综合业绩。三菱化学、住友化学、旭化成、三井化工、帝人、东曹和宇部工业公司盈利下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全球性衰退来袭,聚焦高性能工程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日本化工行业也未能幸免。
三菱化学:PC、MMA需求受挫价格下跌
三菱化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了第四财季全球经济活动。报告称,三菱化学本财年净盈利下降68%,至540亿日元(合5.017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1%,至1442.8亿日元。销售额下降6.7%,至3.5万亿日元。
该公司表示,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市场需求(尤其是半导体和汽车应用)停滞,公司盈利受到挤压。三菱化学功能产品业务的营业利润下降12.1%,至626亿日元,销售额为1.08万亿日元,下降6.3%。核心营业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高级聚合物业务中苯酚-聚碳酸酯(PC)链材料的市场价格下降,以及高级模塑和复合材料用工程塑料的销售量下降。
三菱化学最大板块——化学品业务的营业利润下降了76%,至302亿日元,而上一年为1279亿日元,销售额1.05万亿日元,同比下降了17%。由于需求疲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销售收入有所下降。在石化品方面,由于一套乙烯生产装置计划检修影响较小,虽然销售量增加,但由于原材料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
住友化学:石化品和塑料业务利润降76.4%
住友化学表示,公司净利润下降73.4%,至309.2亿日元,销售额下降2.5%,至2.3万亿日元。这一数字包括一次性未实现证券损失435亿日元。
公司最大的业务部门——石化品和塑料业务销售额下降了12.4%,至6627亿日元。营业利润下降76.4%,至144亿日元,包括MMA在内的石化品利润率持续下降。随着原料价格的下跌,石化产品及塑料的市场条件也随之变差。
旭化成:汽车市场放缓,石化品价格走低
旭化成报告称,本财年净盈利下降29.5%,至1038.2亿日元,销售额为2.15万亿日元,下降0.9%。主因是中国市场增长乏力、汽车市场放缓、石化品市场价格走低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恶化削弱了公司经营业绩。
信越化工:净利润增长1.6%
在本财年,信越化工净利润增长1.6%达3140亿日元。营业利润增长0.6%,达到4060亿日元,销售额下降3.2%,达到1.54万亿日元。
据了解,信越化学工业去2019年至今年年初,信越化工连续发售多款用于5G的新材料,自2019年末至今年年初,相继发布了用于高频电波印刷线路板和半导体的新材料。在通用电子设备、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停滞堪忧的情况下,信越化学紧紧抓住未来市场预期出现较高增长的5G设备。
三井化学:石脑油价格下跌推低销售价格
三井化学年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下降50%,至379亿日元。净销售额为1.3万亿日元,下降10%。石脑油和其他原材料以及燃料价格的下跌,推低了销售价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也影响了销量。三井化学表示,世界范围内极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将导致需求下降,造成石脑油价格和化工产品价格波动。
东丽还未发布合并财务业绩,原定于5月13日发布,现定于5月28日公布。公司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因,日本和海外账户结算出现延迟。
IHS Markit表示,日本政府4月7日宣布了108万亿日元的一揽子经济计划,旨在减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但这似乎不太可能提振经济。因为新冠疫情造成全球需求急剧下降以及供应链中断,预计将削减日本的出口和抑制私人投资。IHS Markit称,由于销售额和利润下降以及持续现金流困难,很可能会推动一些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IHS Markit已下调了对化工行业的增长预期。新冠肺炎疫情的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供应链扰乱日本的工业生产;此外,全球范围内需求的急剧下降,特别是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需求下滑,将阻碍日本的化学品出口,并抑制2020年的工业生产。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