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乳液配方

配方简介

丙烯酸酯乳液配方合理选用了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以及用量,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电子授受而产生自由基,由于过氧化物中加入了还原剂,使得由过氧化物生成自由基的活化能降低,可在较低温度 18~20℃之间产生活性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

本配方采用次性投料方案,达到均衡的乳化体系,提高乳液平均聚合度。所得聚合物外观理想,通过设备的冷却系统的改进,有效控制反应温度,使得乳液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尤其对环保指标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应用领域

本配方主要应用于涂料、胶黏剂领域。

配方详情

配方(质量份)

  • 水:620

单体

  • 丙烯酸:7
  • 丙烯酸丁酯:200
  • 丙烯酸乙酯:40
  • 苯乙烯:50
  • 甲基丙烯酸甲酯:30
  • 丙烯腈:20

乳化剂

  • 十二烷基碗酸钠:3
  • 异构醇聚氧乙烯醚:4
  • 平平加:15

交联剂

  • N 羟甲基丙烯酰胺:5
  • 衣康酸:6

氧化剂

  • 过硫酸铵:0.13
  • 过硫酸钾:0.08
  • 过氧化二苯甲酰:0.07

还原剂

  • 七水合硫酸亚铁:0.3
  • 亚硫酸氢钠:0.4

稳定剂

  • 三乙醇胺:1
  • 碳酸氢钠:0.05
  • 双氧水:0.04
  • 叔丁基过氧化氢:0.02

制作方法

制备方法将水、单体、乳化剂和交联剂一起加入反应釜,在 15-40℃的温度下,以100r/min的速度搅拌25min,再加人氧化剂继续搅拌 15min,再加人还原剂和稳定剂继续搅拌 15min 后。

调整反应釜搅拌器的 转速为50~60r/min,并控制温度以1℃/min上升,通过单体聚合放热自升温至 70~75℃,开始保温 20min,再加人双氧水和叔丁基过氧化氢,继续保温 1.5h,降温至 45℃以下,用氨水中和至 pH 值为 6.8~7, 过滤出料,便得到丙烯酸酯乳液。

注意事项

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并控制氧化还原反应历程,从而控制引发速率,可以有效地控制乳液聚合中的自由基自聚合反应的历程,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所得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较大,从而使丙烯酸酯乳液得到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