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nO 2 +4HCl(浓) MnCl 2 +Cl 2 ↑+2H 2 O(2) AlCl 3 与H 2 O反应而爆炸;(3)A ; B (4) AlCl 3 易升华(5)吸收多余的Cl 2 且防止水蒸气进入C使AlCl 3 发生水解 试题分析:(1)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所以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 +4HCl(浓) MnCl 2 +Cl 2 ↑+2H 2 O。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
氯化氢和铝能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和氯气混合会发生爆炸。
另外氯化铝极易吸水,无水氯化铝露置于潮湿空气中会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所以在通过B之前需要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使用的试剂分别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3)由于装置中还含有空气,因此要利用氯气将空气排除,以及防止空气氧化金属铝,所以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灯。
(4)由于AlCl 3 易升华,所以在C处可以收集到氯气。
(5)氯气有毒,污染环境,所以需要尾气处理;另一方面氯化铝极易吸水,因此碱石灰的的主要是吸收多余的Cl 2 且防止水蒸气进入C使AlCl 3 发生水解。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