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碱性 过滤(2)硫酸钠、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硝酸钡、硝酸钠、氯化钠(3)溶液乙中也可能含有氯化钠 取少量甲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钡,过滤,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1)溶液A再加入酚酞后呈红色,即溶液应呈碱性。
步骤Ⅱ是将混合物分离沉淀和滤液两部分,即分离固体和液体,所以该方法为过滤。
(2)根据题意可知,甲乙反应可能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由于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可确定沉淀B为硫酸钡,则固体甲中一定含硫酸钠(乙中一定含有硝酸钡),一定不含碳酸钠;由于甲溶于水后呈碱性,所以还含有呈碱性的氢氧化钠(前面已排除呈碱性的碳酸钠)。
滤液C是由甲和过量的乙反应形成,所以其成分一定有乙中的物质(一定含硝酸钡,可能含氯化钠),同时含有甲中未参与反应的氢氧化钠(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还一定含有甲乙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甲中的硫酸钠与乙中的硝酸钡反应生成)。
(3)根据现象可知沉淀D为氯化银,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由于甲乙中都可能含氯化钠,所以无法确定为甲中一定含有。
要证明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则应“取少量甲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钡(排除硫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影响),过滤,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如产生沉淀则甲中一定含氯化钠。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酸碱盐间的反应,难度较大。
在排断时要注意结论的严谨性。